十九歲香港詩人移民的罪

十九歲香港詩人移民的罪

Apr 02, 2022

「由發音、含「屈」到引伸」

英國全國詩歌比賽,由來自香港的劍橋大學一年級學生Eric Yip奪得。我沒有感到叨光,他也說寫詩是自學。即使他在香港時就讀傳統名學,學校也沒有英國文學科。因此,他英國文上的成就,跟他在香港接受的敎育扯不上關係。

得奬的詩題為《Fricatives》是英語發音中的擦音,即空氣經過喉嚨和口腔摩擦產生的聲音。這種英語發音對於習慣說廣東話的香港人特別困難。詩歌正以香港新移民要克學習英國正統口音的困難,在新環境首先要「含屈」學習。在蛻變中,獲得了一把會被聆聽的聲音後,再引伸至要用新價值去面對自己舊有的文化價值。

十九歲的他在這一波移民潮下到劍橋留學,在康河的柔波下,難免有點徐志摩的情懷。詩歌裏也穿插著香港近年政治問題的畫面,暗暗地滲出了移民感到的「罪」。由於話題敏感,而且也是我們幾代人的共同經歷,我自己也陷於雙城的困局剛剛排除萬難地回港探望母親。我也沉澱了一整天,才決定如何下筆去分享這首詩。

詩歌以學說英語入題,第一句就先以華人的角度,假借李太太(Mrs. Lee)說,要學好英語必先要學懂「three」及「free」的分別。然後,再以這兩字發音的分別,帶出以逃離監獄隱喻移民尋找新生活的深遠意思。

Three men escaped from Alcatraz in a rubber raft and drowned on their way to Angel Island.

三名男子乘橡皮逃離 Alcatraz監獄到Angel Island途中遇溺。發音準確就是三名人士(Three man),有香港口音就可能讀了Free man ,變成了自由的人士。 Alcatraz是美國三藩市的著名監獄,最早的歷史記載見於西班牙統治的殖民時代。Angel Island正正就是在 Alcatraz island對面的島嶼,而這裏是20世界初期美國處理移民的入境站口,曾經處理過數以百萬計的中國移民。

在聽懂當中發音的分別後,就要為存在而奮鬥。詩歌又巧妙地以打穀為比喻,描述移民掙扎求存的過程。稻米是我們的主糧,「黃色的穀殻被打至溢出種籽。那就是打穀,那就是屈從。」

” Fresh yellow grains beaten till their seeds spill. That’s threshing. That’s submission.”

由黃色被打至露出白色的種籽,意思不言而喻。不過在這個蛻變過程中,你要先屈從去學習,得到了話語權(或至少是人家習慣的聲音),才有人願意聽到你的聲音。「無人願意去聽一個架著眼鏡、滿口香港口音的男孩說話。」

“You must learn to submit before you can learn. You must be given a voice before you can speak. Nobody wants to listen to a spectacled boy with a Hong Kong accent. “

詩歌繼續以充滿意象的對比手法,描繪移民的罪。「你要離開這個城市,這個滿怖先人骸骨的深溝。死傷枕藉中,你提及比你更瘦削的瘀傷身軀,強行用筆桿穿過警棍與血,並把之喚作寫作的新題材。現在他們關注了。你就有幸可以去關心如何去學習移動舌頭,七種不同的擦音,牙齒讓你清晰發音的功能。你還可以在外地接受良好的教育,讓你父母感到驕傲。」

筆鋒一轉詩歌以極度大膽地以口交代表最具有侮辱性的屈從,來比喻新移民對自己出身的感受。「你將會在家你最愛的那間骯髒的廣東酒樓,滿怖尿漬的濕滑廁格內,把那個陌生人的陽具放進口,品味著自己從何而來,由始至終是由怎樣的材料。他在咆哮著:做得好一點,來吧!給我好好的咬!」

然後,他再以另一層次的對比,描寫媽媽來接望他的情境。「你的媽媽在某年十月來探望你,告訴你這𥚃每人的發音跟香港不同,都更加正確。你微笑著點頭,帶她到最喜愛的酒樓,用英語去叫點心。他們正要釋放那拘捕了五年的學生們。麻煩多給我一點豉油。謝謝!電視反覆重播著舊日的畫面。茶壺亦再次注滿。你以勺子把這完美的米飯送入口中,蒸好的、完美的、白的。」

“Your mother visits one October, tells you how everyone speaks differently here, more proper.
You smile, nod, bring her to your favourite restaurant, order dim sum in English. They’re releasing the students arrested five years ago. Just a tad more soy sauce please, thank you. The television replays yesterday on repeat. The teapots are refilled. You spoon served rice into your mouth, this perfect rice. Steamed, perfect, white.”

我自己最喜愛的亦是最後這一節,透過與媽媽在英國去酒樓吃點的場景,由點心、學生獲釋,豉油、茶壺添水和電視重播等細節的穿插,總結了整首詩。「你」已改善了發音,點餐已用上英語。在最愛的酒樓,放入口中的已不再是別人的陽具,而你亦改用勺子,把打穀後完美而潔白(由黃變白)的米飯送入口中。

到底移民是不是罪,過去大家也爭論夠了,我亦在此不贅。我當然理解寂寞的十九歲,總會覺得年輕有罪。若年輕就是有罪,那醒了就是夢碎。夢碎了你會寧願去睡;睡不了你又寧可去醉。直至不知幾多歲,你不會再在醒醉之間進退失據,因為你已經不再害怕失去。

新聞連結與詩歌全文: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2/mar/31/national-poetry-competition-youngest-ever-winner-eric-yip-fricatives?CMP=ShareiOSAppOther

Ti piace questo post?

Offri un caffè a Goodbye HK Hello Billy

More from Goodbye HK Hello B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