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許多人連原版的《Let It Be》紀錄片都沒看過,電影上映之時披頭士已經解散,惟該片獲得了1971年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聲帶獎,也算是披頭士解散後除了《Let It Be》專輯的推出後,值得一提和被懷念的事。
隨著科技的進步,披頭士的傳說不死,Peter Jackson導演運用他在一戰紀錄片的影片復原技術如上色等,從原紀錄片中截取了許多片段和拍攝花絮,被喻為「紀錄片的紀錄片」,整合拍成了這部《The Beatles:Get Back》。完整地為披頭士樂團的最後生涯重新發掘、剪輯和上映,可謂聲光享受,由於影片重新上色,更多了一層眼福,整部電影仿如隔世,就像昨天才剛發生一樣,歷久彌新,往事不只能回味,還能細細咀嚼品嘗。
之所以叫「Get Back」背後其實有個小插曲、大背景,只因《Get Back》原本是《Let It Be》專輯的原名,起源於團長列儂(John Lennon)借召集團員重回舞台演出以維持友好關係和重捨凝聚力,結果卻引發更多的衝突和摩擦,哈里遜(George Harrison)更臨時脫隊,弄巧反拙的是,難得回到現場演唱感的計劃,卻因此成為了樂團不和與解散的前奏。諷刺在於,Getting back together原本是為了拉近彼此,結果反而造成了預料之外的下場,即團員們的鴻溝越來越大,結局還真的是Let It Be。
由於團員們糾紛而意興闌珊,錄製完成的《Let It Be》被擱置一旁,團員們隨之准守約定再回來錄製專輯,孰知彼此間矛盾繼而加深和彼此更不妥協,因此決定各分東西,各做各的,列儂隨之宣佈披頭士解散,《Abbey Road》便成了該團的最後一張專輯。樂團解散後,拖延許久的《Let It Be》才繼而推出,但其象征意義,卻比所謂最後一張專輯的《Abbey Road》來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