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是0,是無。太極是1,是有。無極到太極,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屬於質變。《金剛經》所說的「混生」,即屬於無極到太極的狀態。太極為開天闢地之前的狀態,當時陰陽未分,天地未開,男女未成,生物都處於無性繁殖階段。
《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沖氣以為和。」老子所說的「道」就是無極,「一」就是太極, 「二」就是陰陽, 「三」就是三才。
《易傳•繫辭》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是分兩儀之前的狀態,即事物的本質、本源、源頭、根本的含義。
《聖經•創世紀》說神創造了亞當,聖經所言的「神」就是道家所言的「道」, 就是自然,就是無極,亞當就是太極,就是一,及從亞當身上抽出肋骨造出了夏娃,太極就演化成了陰陽。
「陰、陽」兩字之古義,乃為背日與向日。《說文解字》註解「陽」為「高明也」,註解「陰」為「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易傳·繫辭上》曰:「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陽為天地,天陽地陰。陰陽為日月,日陽月陰。陰陽為男女,男陽女陰。天地、日月、男女都為陰陽的基本模型,除此之外,世間萬物均可以分陰陽, 如前後、左右、上下、大小、內外、對錯、好壞、光暗、山水、寒熱、燥濕、 智勇、剛柔、動靜、有無、進退等等。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基礎,是一種廣義的、相對的概念,是古人對世界萬物一分為二的比類取像。萬物萬事都能一分為二,分為陰和陽兩種。
陰和陽有自身不同的屬性,陰陽是相對的、平衡的、對立的、互根的、可以循環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