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洞大開!六種合理但不合理的歐冠決賽先發陣容

瓜洞大開!六種合理但不合理的歐冠決賽先發陣容

Jun 05, 2023

image "Pep is overthinking."

不管是酸民的嘴砲用語,還是鐵粉的PTSD,這句話早已成為曼城在歐冠賽場飲恨輸球時,絕對會看到的公式化評語。

瓜帥的戰術涵養遠超乎常人(常人的意思指的是以看球當興趣的你與我),無論賽前變陣看似多麼不合常理、不符合邏輯,絕對有他的道理在。他在執教曼城七年間,贏下多座獎盃且穩定的戰績,建立出來的信任程度絕對能讓他放心用自己的方式詮釋比賽。作為球迷的你與我,少廢話!看就對了!

我反骨,我不服。

我沒有權利、權力質疑瓜帥的調度,只好換個角度:爭不贏他,就成為他。於是,這篇文章開始成形。讓我們一起駭入瓜帥的腦迴路,在歐冠決賽前,搶先一步預判他的overthinking吧!

行前通知

給讀者的警語:

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通篇都在唬爛,瓜帥今年的先發陣容無論是體系完整度、球員契合度、甚至到每一個單一球員的近況都已接近完美,怎麼可能還會臨時變陣?

你的想法與我相同,我也認為瓜帥今年不會再臨時變陣。這篇文章屬於輕鬆、詼諧向的風格,希望能博君一笑。想要認真的話也行,也許這些現在看似新奇、滑稽的陣容,將會成為未來曼城征戰沙場的典型陣容雛形?

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細思極恐,開始害怕因此半夜睡不著覺的話,你有這種想法我很高興,這代表我話唬爛的技術進步了。

瓜帥「搞怪」的理由從未公開,但我想盡我淺薄的足球知識,試著預判、猜想並理解瓜帥搞怪的背後原因。當你看到這些原因時,不求同意、但求理解,希望你能藉此體會瓜帥搞怪的誘因。最後,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在決賽前,給緊張、焦慮的你提供心理建設。

如果你是瓜帥本人,幸會!

希望你喜歡這篇文章,但拜託你不要認真。我主推文章內的Plan B,其他的你就不要看了。或至少等比賽結束再來回頭看也不遲。

繫上安全帶,下一站,瓜瓜的大腦!

事前作業-框架

拼拼圖之前,必須先把拼圖邊框拼上。瓜的腦袋裡存在這樣的框架嗎?不存在。但已經知道對手的話,就可以從對手的戰術調性來推敲、篩選,萃取出適合的框架使用。

國米3-5-2的陣型基礎幾乎從不改變。雙前鋒的配置,使用三後衛相互掩護更合理一些,防範長球可以讓邊中後衛大膽上搶施壓;中場防線被直接突穿時,也不至於立刻陷入2v2甚至少打多的劣勢。

三後衛,確認選擇。

如果國米使用三名中場球員,那麼曼城本季熟悉的3-box-3方型中場,將會有效創造出區域優勢。先不管對手將邊後衛前推、還是將前鋒回撤、翼衛內收等反制方式,光是牽動對手就已經贏在起跑點了。

方型中場,確認選擇。

最終導出的決賽框架是...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就是我們最熟悉的3-box-3啦!

陣型基礎確立之後,就可以依序填上先發名單了。要添加多少控場元素、多少混亂元素?接下來才是「瓜洞大開」的開始。

Plan A, A for ATTACK!!!!!!💣

image 無球時,Bernardo退至左邊衛、Foden退至中場、KDB與Haaland共組前線,回到4-4-2。

這是攻擊最大化的版本,Rodri、Stones兩名持控球能力最好,且具備身體素質的球員拉下來當後衛;後腰放上Bernardo、Gundogan。

Foden的位置差點就要換成Alvarez,但考慮到無球時還需要退防,並且無法避免的會出現一些低位防守的局面,要求Alvarez當中場還是有點太過份了。

臨床實驗紀錄:

特色:

  • Rodri、Stones擔任後腰,後場傳控絕對沒問題!

  • 方型中場的四名球員,都是過去在無鋒陣時期搭配許久的老戰友。攻勢推進沒問題、tiki-taka快速突破沒問題,壓制國米中場沒問題!

  • Grealish、Mahrez邊路控場好夥伴,是推進卡頓時負責救駕的B計畫。

  • 進攻球員遍布全場,讓國米即便給出誠意十足的大巴應戰,仍然得面對曼城遍地開花的潛在引爆點-球星球。

缺點:

  • 沒有缺點,瓜洞大開,結局一定完美!

Plan B, B for basic👑

image 無球時,Stones退回後衛、Walker順勢回到右邊衛;Gundogan退至中場、KDB前推,回到4-4-2。

當所有人都認為瓜帥要變陣時...BOOOM! 不變才是真驚喜!

講認真的,現有的先發陣容真的完全沒有挑剔點。前年歐冠決賽搞出無腰陣,可以說的藉口是,當時Rodri、Fernandinho兩人都沒有絕對的先發地位,既然猶豫要用人,不如誰都不要用?如今,Rodri已是世界最強後腰,沒有之一。只要Rodri保持健康,不先發的理由不可能存在。

這套陣容唯一變數只有Ake,他剛傷癒歸隊,比賽狀態是個隱憂。Akanji毫無違和感的頂上左邊衛位置,值得派上先發;Walker絕頂速度,是防範國米零星反擊,最終且必要的工具,實在捨不得把他放回板凳。

臨床實驗紀錄:

  • 隨手一抓都是合適樣本,請自行抽樣。

特色:

  • 無懈可擊

缺點:

  • 沒有缺點,瓜洞大開,結局一定完美!

Plan C, C for CHAOS!!🔥

image 無球時,Stones退回後衛、Walker順勢回到右邊衛,回到4-3-3。

這是前場高位逼搶能量拉到最強、最滿的版本,Foden、Bernardo、Alvarez全是以逼搶能量著稱的騷擾專家。

Plan A提到,擔心Alvarez擔任中場,在這邊就突然不擔心了?雙標?沒有,瓜洞大開永遠符合邏輯。

這套陣容不存在中場mid-block、不存在低位防守。要馬就是在前場令對手窒息,營造出無限強大的壓制圍攻氛圍;要馬就是逼搶破防備國米打快攻,這時就要靠Rodri盡可能擴大覆蓋範圍,以及後防線盡可能用關鍵防守度過難關了。

風險高,但回報也高。我對曼城球員的逼搶包圍網有足夠自信,認為他們足夠使國米傳控、出球系統徹底崩盤。

如果把這套邏輯走的更完整的話,先發門將更適合讓Ortega擔任,他防守單刀時具備著教科書級別的完美判斷,可以幫助曼城挺過大大小小破防後的危機。

臨床實驗紀錄:

特色:

  • 我不當曼城啦!今天,我要化身為戰力高檔的利物浦!重金屬足球走起!

  • Alvarez難得找到安放在先發名單的位置,期待他的高效進球

  • 這套陣容會看到很多驚險畫面,Dias、Stones的熱血後衛組合將會重現

缺點:

  • 沒有缺點,瓜洞大開,結局一定完美!

Plan D, D for Defence!⛔

image 無球時,Stones退回右後衛;Bernardo退至中場、KDB前推,回到4-4-2。Walker在低位防守階段隨對手翼衛移動,在四後衛與五後衛之間自由切換。

這是防守最大化的版本,有6名先發球員有能力擔任後衛,怎麼樣,厲害吧?再者,瓜洞大開永遠符合邏輯,這些後衛不是為放而放。

國米左翼衛Federico Dimarco是隊內歐冠助攻王,交給Walker看管,屠牛用牛刀,對症下藥。

邊路支援能力是我選用Bernardo,忍痛把Gundogan放在板凳的原因。另外,如果不考慮位置熟悉性的話,Bernardo、KDB左右對調會更合適一些。原因如下:

防守端,讓Bernardo回撤協防的工作量,抵銷國米左中後衛Alessandro Bastoni(隊內歐冠助攻並列第二)持球前推的威脅性。

進攻端,由於Walker進攻技能相對Mahrez較為單一,沒有持球內推的選項,KDB最強大的技能-往外overlap後空檔橫傳-沒辦法順暢發揮,那不如讓Bernardo和Walker搭配,前者邊路持球、後者underlap空檔橫傳,是個可以想見且高機率有效的連線模式。

臨床實驗紀錄:

特色:

  • 進攻贏得比賽,防守贏得冠軍。一同見證瓜的鐵血防守!

  • 球星球是這套陣容的進攻支柱。Grealish必須扛起左翼強側火力、哈K連線必須多點快攻威脅。

缺點:

  • 沒有缺點,瓜洞大開,結局一定完美!

Plan E, E for education🎓

image 無球時,Gomez退回左邊衛、Lewis退回右邊衛;Foden退至中場,切換成5-2-3/3-4-3。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沒有比歐冠決賽更適合培養經驗的場合了。Gomez、Lewis、Foden、Palmer,曼城的未來必須上場見見世面,強如Haaland也從未見過這樣的大場面,Phillips更能在這場比賽中重新被曼城球迷看見。

對不起,忍不住了,這套先發名單真的太唬爛......不過,瓜洞大開永遠符合邏輯,即便是這種唬爛陣容依然有戰術依據可以解釋。

依照上圖陣型,最大的優點是Grealish持球內推,外圍會有Gomez overlap支援,這將是曼城進攻端的重點破防區域。

Lewis、Gomez兩人角色定位不明確,正面的說法就是超高功能性。

將Gomez拉到後腰,Lewis推到右翼,前線由左至右依序為Grealish、Foden、Palmer、Lewis。後三人將為世人呈現,何謂曼城青訓系統培育出來的絕頂順暢度、絕頂流動力,technical football的最高殿堂。

視角拉到後場,當攻勢推進卡頓時,Phillips的長傳出球能力是強項,讓他來找Haaland,卸球給身旁高速的Foden、擅長買犯規的Grealish、敢於插上的Lewis,third-man run會是個有跡可循的進攻方式。

臨床實驗紀錄:

特色:

  • 用球員任意位置皆能勝任的超強流動力,取代個人能力至上的球星球。這才是total football最純粹的模樣!

  • 不要以為這套陣容萬念俱灰,KDB、Gundogan、Bernardo陸續從板凳出發,用新鮮大腿轟炸禁區;Akanji、Ake、Walker陸續從板凳出發,用新鮮大腿整頓後防。我就問,你國米怕不怕?

缺點:

  • 沒有缺點,瓜洞大開,結局一定完美!

Plan F, F for failure😢

image 誰跟你3-box-3?4-3-3才是真理!

為何瓜帥堅決不向世人說明,他在前年歐冠決賽使用無腰陣的真正原因?

因為他那偶爾自傲的個性作祟,懶得跟我們這一介草民解釋?錯。

還是因為他始終認為提問的來源都只是想大酸特酸,不屑跟酸民一般見識?錯。

他只是想溫存這套戰術,打算藏招藏到下一次歐冠決賽使用,等了兩年,機會來了。

同一套戰術基礎,Zinchenko換成Ake,更強大的防守實力,這回沒有Havertz(Martinez)有機會在Dias身後突破了吧?Sterling換成Haaland,更強大的前鋒嗅覺,這回不存在狀態不佳、橫傳找不到人、進攻穿透力不足的種種進攻端問題了吧?

臨床實驗紀錄:

  • 如有被虐傾向,請參考2021.05.29,曼城0-1切爾西(歐冠)

特色:

  • 我不知道!等瓜帥贏球後將公布答案

缺點:

  • 沒有缺點,瓜洞大開,結局一定完美!

結語

所謂變陣,變得好就是天才、變不好就是小丑。

如何定義「好壞」?最直觀的想法就是「勝負」。Gundogan足總盃決賽的12秒進球之後,瓜帥馬上在賽後記者會上,開玩笑地炫耀自己是天才,說開場丟長傳上前給對手壓力就是他的指示。

所以好壞真的只有結果論嗎?我認為是,但所謂的結果從來就不該是充滿變數的單一一場比賽,更不應該是瓜帥所提的,個人能力高於一切戰術部署的世界波進球。

一場歐冠八強(里昂)、一場歐冠決賽(切爾西)、一場英超死敵對決(利物浦),在這些重要的比賽變震之後,迎來的是失望的結局。但綜觀這七年期間,大大小小的變陣讓曼城取得5冠1亞的穩定戰績。

所以用結果論來看,瓜帥的變陣到底是好是壞?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他有他的想法,但相信所有人-所有撇除恨意的人-都會有個共識,那就是瓜帥的戰術理解、戰術口袋,早已是世界頂尖。

歐冠獎盃沒辦法為他證明任何事情,因為他早已證明給所有明眼人看了。

說是這麼說,但如果能再拿一座歐冠獎盃的話,那就太好了。他值得這座獎盃。

能夠忍受他頻繁變陣,不斷測試功能性、球商極限的球員們,同樣值得。

所以,該是時候了。我們需要90分鐘、100%的實力,不用更多,超越極限是屬於underdog的對手需要達到的目標;不能更少,追求榮耀的王者不容許一絲一毫的輕敵、懈怠。

90分鐘、100%的實力,就能拿下屬於我們、屬於曼城的大耳朵盃。

Not arrogant, just better. 贏下足總盃之後,這句話就先借我們用了喔!

Enjoy this post?

Buy KozuFootball a coffee

More from KozuFoot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