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实盘,也算是给大家鼓鼓劲。毕竟股市投资从资本需求上算是入门门槛最低的投资手段。我A股有多个账号,这里我只拿出我当中的一个,大体上可以反应我的总体的持仓情况。很多同学无法做美股,所以我只用大家都可以买得到A股来展示,证明财务自由的可能性。
个人不推荐股票,也不评论他人的投资。
本周交易
加仓泸州老窖
目前持仓
本周收益
0.53%
实盘年度收益
盈利5.04%
郑重声明,本文仅为低调自由LF个人投资记录,其中的操作和观点可能带有个人偏见和错误。请保持独立思考,不要依赖本文的判断或行为来做出买卖决策。务必谨记。
希望这篇文章有点用,或是激励,或是方法。
重要事项说明
1|腾讯股息终于到账,加仓了泸州老窖
本周茅台已经连续第三周收阴,这周又跌了大约1点几%。不过由于腾讯这周上涨了约3%,加上分红也刚到账,整体算下来,我本周的投资收益反而是正的。
当然,这笔分红对整体资产影响不大,毕竟腾讯目前的股息率其实还是很低,只有大约1%左右。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最后还是决定加仓泸州老窖。这个决定并不是推荐,更不是投资建议,只是我个人的选择。
当前市场情绪确实很悲观,但有时候,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反而是机会。
2| 我对最近白酒投资的看法
政策寒流下的白酒:从腾讯绝地反击看信心重建与价值回归
这三个星期以来,我其实没有怎么写关于白酒投资的内容。主要是因为过去两周我一直在旅行,而写投资相关的文章需要较长的时间坐下来梳理思路、查证数据,挺耗精力的。我写了几次都不满意,就一直没有发布。
所以趁着周报,今天就简单聊一聊。
最近这段时间确实发生了很多事,一件接着一件。其中之一是关于白酒的。中央政府颁布了一些新规,要求禁止政府官员消费白酒——不仅在工作期间,甚至有些省份连闲暇时间都禁酒了。这对整个白酒行业是个巨大冲击,完全属于突发政策。
这种政策出台后,我们必须重新评估:白酒的估值、业绩,可能都会大幅下滑。
近期,我看到市场情绪整体非常悲观。很多投资者,可能已经在白酒板块坚守了四五年,现在也开始放弃了,转而投向新兴产业。
特别是在最近,我感受到一种“信心崩塌”的状态。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这很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我十几年的投资经验来看,通常白酒板块的熊市终点,是以茅台的大跌作为标志。如果茅台真的大跌了,白酒板块的调整也就差不多到位了。所以在心理上我也有些准备。
更重要的是,历史总是能教我们一些东西。腾讯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腾讯,是我投资组合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占比曾经大概30%甚至更多。现在腾讯因为涨了,而茅台跌了,比例几乎持平了。
我们回头看,2022年底腾讯的股价曾经低到180港币,之后已经大幅反弹,至今已经500多港币。如果算上分红,近乎上涨了2倍。其经历和当时的Facebook很像——在极度悲观中触底,最终强劲回升。
腾讯当初为什么跌得那么惨?原因主要有三个:
“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政策: 中央政府对民营企业的严厉监管,市场认为过于严苛甚至“无厘头”。这和今天白酒面临的政策冲击非常相似。
大股东持续减持: 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长期压制股价,且至今仍未完全解决。
增长见顶的担忧: 触达用户上限、人口下降、监管限制扩张,前景看似黯淡。
但关键在于:这三个核心利空因素至今并未完全消除,为什么股价却能强劲反弹?答案很简单:市场预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我常说,市场变没变、企业变没变,可能都不重要,真正变化的是“人心”。
当时180块的腾讯,估值(十几倍PE)已极度低廉,基本是按零增长甚至衰退定价的。在持续处于低位的利率环境下,对腾讯这种拥有强大竞争优势和现金流的巨头来说,这种定价显然不合理。
人心的反转,叠加估值洼地的吸引力,最终推动了股价的修复。
将腾讯的经验教训投射到当前的白酒行业,我认为同样适用,甚至某些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无需过度悲观:
无大股东抛售压力: 白酒企业基本都是国企,不存在类似腾讯当时面临的大股东持续巨额减持的难题。
政策冲击终会消化: 如同腾讯经历的监管风暴,当前针对白酒的行政禁令虽然严厉,属于突发性冲击,其长期影响终将被市场重新评估和消化。历史上,行业经历过多次调整。
增长空间:并非无路可走: 白酒行业确实面临消费人群变化、饮酒量可能下降的挑战,类似腾讯当时的“用户见顶论”。但正如腾讯找到新增长点一样,白酒企业也在积极应对:泸州老窖的低度酒年轻化路线已在路上;茅台完全有能力开发新品、拓展国际市场(如免税渠道)、或培育新消费群体。核心在于抓住“愿意为高品质支付溢价”的那部分消费者,这个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穿越周期的盈利能力: 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拥有惊人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泸州老窖、茅台过去20多年ROE稳定在25%以上(茅台常年在30-35%),这种持续创造高回报的能力是历史证明的。即使未来增速放缓,只要维持现有的高盈利和分红水平,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其投资价值依然显著。
历史底蕴与消费习惯: 这些企业(如泸州老窖源自明朝)历经数百年风雨,人们饮酒的文化和习惯根深蒂固。断言未来十年人们会突然集体戒酒,是缺乏历史依据的过度担忧。
因此,我认为当前的白酒股价,特别是优质龙头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由突发政策引发的市场恐慌和情绪崩溃,而非其内在价值的公允体现。
其估值(例如茅台二十倍左右的PE)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对于一个能持续高盈利、高分红的生意来说,存在明显的低估。
我之后会写一篇更详细的文章来具体分析白酒的估值逻辑。但此刻,面对市场的恐慌,我想强调的是:回顾历史(如腾讯),审视现状(白酒的独特优势),展望未来(企业的应变能力),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最难熬,但也往往孕育着机会。